优质创作者 官方认证
注射用青霉素钠,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,尤其是老一辈人,对它更熟悉。作为最早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抗生素,它在对抗细菌感染方面,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。那么,这种药到底管不管用?用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呢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。
注射用青霉素钠主要对抗哪些病菌引起的感染?简单来说,它对付的是那些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。比如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、猩红热,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、中耳炎,脑膜炎球菌引发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。另外,像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,以及一些厌氧菌导致的感染,注射用青霉素钠常常是医生的首选药物之一。它的作用机制很明确,就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最终让细菌“破裂”死亡。对于敏感的细菌,它的治疗效果通常是快速且显著的。
为什么医生总是强调要做皮试?这是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最最重要的一点,容不得半点马虎!青霉素类药物,包括注射用青霉素钠,是临床上最容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之一。过敏反应可轻可重,轻的可能只是皮肤瘙痒、起些红疹子。重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血压急剧下降,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,这种反应可能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就出现,非常快。所以,在打针之前,医生或护士一定会给你做一个皮肤过敏试验(皮试)。用小剂量药液注射到皮内,观察一段时间(通常是15-20分钟),看看注射部位有没有红肿、硬结等反应。只有皮试结果是阴性的,表示你暂时没有表现出对青霉素过敏,医生才会考虑给你使用。记住,皮试是保护你生命安全的一道关键防线,千万不能嫌麻烦或者拒绝做。
打针过程中和打针后要注意观察什么?即使皮试通过了,也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了。在整个用药过程中,甚至在用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(有时过敏反应会延迟出现),你都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。除了上面提到的严重过敏症状(胸闷、气急、出冷汗、头晕、手脚冰凉等),还要注意有没有出现皮肤红疹、荨麻疹(风团)、恶心呕吐、拉肚子等比较常见的反应。一旦感觉不舒服,要立即告诉身边的医护人员或者家人,千万别忍着。在医院里,医生护士会持续监测你的反应。如果你是在门诊打针或者带药回家附近的诊所打,打完针后最好在医院或诊所观察至少半小时再离开,确保安全。
用这个药还需要注意些什么?第一,必须按医嘱打够疗程。不要觉得症状好一点了,烧退了就不打了。细菌很狡猾,如果没被彻底消灭干净,很容易死灰复燃,而且更容易产生耐药性,以后再治就困难了。医生开几天针,就打几天,别自行停药。
第二,要告诉医生你的全部病史和用药情况。特别是如果你以前对任何药物(尤其是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)过敏,或者有哮喘、湿疹等过敏性疾病,或者有严重的肾脏问题,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。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用青霉素,以及调整用药剂量都非常关键。
第三,关于价格。注射用青霉素钠属于经典老药,本身单价通常不算很贵。但是,最终的治疗费用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,比如你用的具体厂家品牌、使用的总剂量(一天打几次、打多少天)、医院的级别、是否包含皮试和注射费等。单纯比较药片的价格意义不大,关键是要遵医嘱规范治疗。如果对费用有疑问,可以直接咨询医院的药房或收费处。
青霉素用久了会不会没效果?这涉及到“细菌耐药性”的问题。确实,随着青霉素长期广泛使用,以及一些不规范的用药行为(比如该用不用、该停不停),不少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,导致它不像过去那样“包打天下”了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医生在使用前,越来越重视病原学检查(比如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)的原因,就是为了看看引起你感染的细菌到底对哪些药敏感,避免盲目用药。对于依然敏感的细菌,青霉素钠仍然是高效、经济的武器。
总的来说,注射用青霉素钠在对付它“擅长”的细菌感染时,效果是值得肯定的。但它最最关键的“紧箍咒”就是过敏风险。皮试是前提,观察是保障,按疗程用药是效果的关键。务必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,有任何疑问或不适,都要及时沟通。安全用药,才能让这剂“老枪”继续为我们守护健康。